close

好投資人28:1985年巴菲特致股東信摘要

 01  或許你會認為法人機構,會成為金融市場穩定與理性的力量,那你就大錯特錯了,那些法人持股比重較重且持續受關注的的股票,其價格通常都不合理。

 

02  我的老師葛拉罕四十年前曾講過一個故事說明為何專業的投資人員會是如此,一個老石油開發商蒙主寵召,在天堂的門口遇到了聖彼得,聖彼得告訴他一個好消息跟一個壞消息,好消息是他有資格進入天堂,但壞消息卻是天堂裡已沒有位置可以容納額外的石油開發商,老石油開發商想了一下,跟聖彼得說只要讓他跟現有住戶講一句話就好,聖彼得覺得沒什麼大礙就答應了,只見老石油開發商對內大喊:「地獄裡發現石油了」,不一會兒,只見天堂的門打開,所有的石油開發商爭先恐後地往地獄奔去,聖彼得大開眼界地對老開發商說:「厲害!厲害!現在你可以進去了」,但只見老開發商頓了一下後,說到:「不!我還是跟他們一起去比較妥當,傳言有可能是真的」

思考:

羊群理論 旅鼠效應

 

03  1985年出售證券的收益特別高,但事實上不代表今年就是豐收的一年,出售證券收益就好象大學生的畢業典禮一樣,四年來所學的知識在一朝正式被認可,而事實上在當天你可能一點長進都沒有,我們可能持有一支股票長達十年之久,而在這期間其價值與股價可能以穩定的步調增長,可是在我們真正出售的那一年其價值可能一點也沒變,或甚至減少,但所有的帳面利益卻全反應在出售的那一年,總而言之,帳列出售損益是沒有什麼意義的,根本無法反應我們在當年度的實際表現。

思考:

不計算損益=缺錢賣股票+有錢買股票

 

04  1985年秋天,Philip Morris對通用食品該公司提出購併的要求,使其價值顯現出來,我們因四項因素而大大受惠(1)便宜的買進價格(2)一家優秀的公司(3)一群能幹注重股東權益的管理階層(4)願意出高價的買主,而最後一項因素是這項獲利能夠一舉浮現的惟一原因,但我們卻認為前三項才是能為伯克夏股東創造最大利益的原因。在選擇股票時,我們專注於如何漂亮的買進,而全不考慮出售的可能性。

思考:

 

05  Munger總是強調研究事業與人生各方面的失敗要比研究成功要重要的多,正如:「我總是想要知道以後我會怎麼死,然後儘量去避免這件事發生。」,我們兩個可說是合作無間,他喜歡研究錯誤,而我總是能夠確保他有足夠題材研究,尤其在紡織與保險事業方面

思考:

絕對不要融資

 

06  我們不會因為想要將企業的獲利數字增加一個百分點,便結束比較不賺錢的事業,但同時我們也覺得只因公司非常賺錢便無條件去支持一項完全不具前景的投資的作法不太妥當,亞當 史密斯一定不贊同我第一項的看法,而卡爾 馬克斯卻又會反對我第二項見解,而採行中庸之道是惟一能讓我感到安心的作法。

思考:

 

07  悲慘行業:長年以來,在個別公司看來,每家公司的資本支出計畫看起來都再合理不過,在若整體行業觀之,其效益完全被抵銷掉而變得很不合理,就好比每個去看遊行隊伍的觀眾,以為自己只要蹎一蹎腳就可以看得更清楚一樣,每多投入一回合,所有的競爭者投注的金額就越高,但投資報酬卻一點也不見起色。我總覺得自己就好象伍迪愛倫在他某一部電影中所形容的:「比起歷史上的任何一刻,此時人類面臨抉擇的路口,一條通往絕望的深淵,而另一條則通往毀滅,請大家一起祈禱讓我們有足夠的智慧去作正確的決定」

思考:                                 

 

08  悲慘公司:對股東來說最悲慘的結局,說明了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在錯誤產業所可能導致的後果,這種情況有如山謬傑克森的那匹馬,一只能數到十的馬是只了不起的馬,卻不是了不起的數學家,同樣的一家能夠合理運用資金的紡織公司是一家了不起的紡織公司,但卻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企業。

思考:

 

09   從個人的經驗與觀察得到一個結論,那就是一項優異的記錄背後(從投資報酬率的角度來衡量)你劃的是一條怎樣的船更勝於你怎樣去劃(雖然不管一家公司好或壞,努力與才能也很重要),幾年前我曾說當一個以管理著名的專家遇到一家不具前景的公司時,通常是後者會占上風,如今我的看法一點也不變,當你遇到一艘總是會漏水的破船,與其不斷白費力氣去補破洞,還不如把精力放在如何換條好船之上。

思考:

 

10  有關我們在紡織業投資的”輝煌歷史”有一段後話,有些投資人在買賣股票時把帳面價值看得很重(就像早期我的作風一樣),也有些經濟學者相信重置價值在計算一家公司的股價時極為重要,關於這兩種說法在經過拍賣紡織機器設備後,讓我好好地上了一課,賣掉設備滿滿一工廠全為堪用品,原始成本13百萬美金,經過加速攤提折舊帳面價值86萬,但你知道嗎?整個機器處分只收到16萬,扣除處份所耗費的成本,最後一毛也不剩,我們在幾年前買5000塊一隻的紡紗開價50元還沒人要,最後以幾近下腳價格的26塊賣掉,連付搬運的工資都不夠。
思考:

 

11  許多年前,通用再保的董事長告訴我的一個小故事,他說每年公司的經理人都告訴他「除了佛羅里達的颶風豁中西部的龍捲風的話,今年的成績一定很好」,到最後實在忍不住他召集所有幹部開會並建議他們乾脆另外成立一個新的部門,叫作「除了」部門專門把他們後來不計入的業務塞在那裡算了。不管是在保險或其它行業也好,應該把「除了」這個字眼從辭典裡刪除,如果你要參加比賽,就應該把對手所有的得分全部計入,任何一直把「除了」掛在嘴上的經理人,之後只會說又上了一課的人,真正應該上的課是應該要換得是演員而不是劇本。當然不可避免的作生意往往會出些差錯,而聰明的經理人一定能從中記取教訓,但這教訓最好是從別人身上學來的,若過去習慣犯錯表示未來還是會繼續犯錯。

思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ai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