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知、信徒、門徒、使徒的共同投資信仰
~及早長期投資好公司,時間複利
~慢買慢賣、最好不賣,慢賣慢買、最好不買
~不看價差、不看股利,只看長期公司壽命
我們行事為人是憑著信心,不是憑著眼見。 哥林多後書5:7
承認未能跟上大盤指數績效表現的事實,(時間越長,退出的動能也會越大),或者直言做不到“最好不賣”了。
12/31買2105=78+2891=20.35+1216=53.7+1102=38.6依5/12收盤計算,是糟透了?未來3年~20年實際回報折合為年複利率約有多少
格雷厄姆粗略的估計: 「以道瓊斯平均數的30只樣本股為投資標的,如果按照上述(為引述方便有不改變原意的改動,類似情況不再註明)方法,在1929~1948年間投資,那麼,1949年初你將擁有8500美元。這筆錢比允諾的80000美元要少得多,它也說明,任何樂觀的預測和保證,都是多麼的不可信。但是,同時我們也可以算出,這一投資的實際回報折合為年復合收益率後高達8%以上;考慮到該投資是在道瓊斯工業指數為300點時開始買進,而1948年底其投資截止日的點數僅為177點,這一收益率就更不容易了。」
年中,幾乎所有的理由都被找出來,以證明市場是可投資的。無疑,相對於以前的若干年,現在的投資者隊伍中充斥了更多的浮躁人群。他們持有股票的時間取決於他們這樣的想法:多長時間內企業利潤可以快速且毫不費力地實現。
越來越多的此種人群加入投資大軍,股票價格不斷地被抬高。雖然不太可能預測這種現象會持續多長時間,但是我相信:這些人群造訪的時間越長,他們退出的動能也會越大。
我無意於預測股票市場,我主要的精力是尋找被低估的證券。公眾普遍相信,他們一定可以從股票投資中獲利。然而,我深信這種信仰將最終導致麻煩。如果發生,被低估的證券價格(依我看而不是其內在價值)也將無可避免會受到實質影響。
思考:成長是一種趨勢 (成長也許是停滯某段時間以後,陸續成長),關於成長,我們獨立、逆向、曲線不斷思考:例如2105並非股價突破90.8、103就是成長,股價跌破81.8就是逆成長,例如2891並不代表股價突破20.85、27.1就是成長,跌破20.35就是逆成長,例如1102並非股價突破40.3、48.3就是成長,跌破40.1就是逆成長,例如1216並不代表股價突破55、68.3就是成長,股價跌破49.3就是逆成長。
思考:2011年中信金27.1經過3年除權息成本為20.3,2011年亞泥48.3經過3年除權息成本為39.4,可以將成長停滯期認定為3年嗎?當我們對於做了錯誤成長投資(事實上錯誤成長投資與錯誤價值投資,我們經常在做),當然對於好公司付出了過高價格,所以經驗告訴我們中信金27.1與亞泥48.3是一種過高價格?
註1:過去3年最高價格:正新103+中信金27.1+亞泥48.3+統一68.3成長投資嗎?不。或者為什麼不試一試正新81.8+中信金20.35+亞泥40.1+統一49.3價值投資嗎?不。我們1年1買=按年收盤價。
註2:我們1年1買=按年收盤價,已經出現第一次修正:3年最高價不買。換句話說未來幾年2105=103+2891=27.1+1102=48.3+1216=68.3不買。
註3:至於何價可賣,每年最高價可賣,這種針對1年漲跌的判斷,值得考慮?因為經過相當時間除權息影響:90.8經過3年除權息後變動為54、81.8經過2年除權息後變動為60,103經過1年除權息後變動為88.2,我們會修正為3年最高價54、2年最高價60與1年最高價88.2可賣嗎?
註4:獨立思考“我無意於預測股票市場,我主要的精力是尋找被低估的證券組合”,反正今年2105=78+2891=20.35+1102=38.6+1216=53.7跟明年1年1買是獨立的,今~明年漲跌不重要,及早長期投資好公司,時間複利3年以上我們做看看如何?
最高 |
指數 |
2105 |
2891 |
1102 |
1216 |
2011年 |
9220 |
90.8 |
27.1 |
48.3 |
49.3 |
2012年 |
8170 |
81.8 |
20.85 |
40.1 |
55 |
2013年 |
8647 |
103 |
20.35 |
40.3 |
6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