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知、信徒、門徒、使徒的共同投資信仰
~及早長期投資好公司,時間複利
~慢買慢賣、最好不賣,慢賣慢買、最好不買
~不看價差、不看股利,只看長期公司壽命
我們行事為人是憑著信心,不是憑著眼見。 哥林多後書5:7
年中,幾乎所有的理由都被找出來,以證明市場是可投資的。無疑,相對於以前的若干年,現在的投資者隊伍中充斥了更多的浮躁人群。他們持有股票的時間取決於他們這樣的想法:多長時間內企業利潤可以快速且毫不費力地實現。
思考:指數上漲證明市場是可投資的嗎?指數上漲證明企業利潤可以快速且毫不費力地實現嗎?事實上股價漲跌是不可測的,對嗎?我們投資憑著信心,不是憑著眼見市場指數表現,投資憑著股票長期投資優於定存信心?
越來越多的此種人群加入投資大軍,股票價格不斷地被抬高。雖然不太可能預測這種現象會持續多長時間,但是我相信:這些人群造訪的時間越長,他們退出的動能也會越大。
思考:這些人群造訪的時間越長,他們退出的動能也會越大。因此當股價上漲,我們選擇“耐心等待”下跌,對嗎?
我無意於預測股票市場,我主要的精力是尋找被低估的證券。公眾普遍相信,他們一定可以從股票投資中獲利。然而,我深信這種信仰將最終導致麻煩。如果發生,被低估的證券價格(依我看而不是其內在價值)也將無可避免會受到實質影響。
思考:尋找被低估的證券,容易嗎?基本面有財報問題、技術面有騙線問題、籌碼面有旅鼠問題、超過我們能力的問題還有一大堆?我們的能力在於1年1買資金配置簡單投資夠了。
思考這一句:公眾普遍相信,他們一定可以從股票投資中獲利。然而,我深信這種信仰將最終導致麻煩。
2008年金融海嘯有當年信仰?2009~2013年有分別當年信仰?今年2014年又出現另一種信仰?:每年光有(信仰)耐心等待,沒有投資好嗎?抑是1年1買及早投資不一定有耐心等待(信仰)好呢?
不看價差:1年最高最低根本不重要,過去7年(或者未來7年)按年1買:亞泥47.4~28.45價差受得了嗎,統一53.7~28.9價差,正新78~28.2價差,中信金23.05~13.9價差真的受得了嗎?
未來7年耐心等待:平均數亞泥=36.1+統一=43.8+正新62.7+中信金=19.2買,真的對嗎?過去並不代表未來,未來按年1買:亞泥47.4+28.45+34.6+32.25+34+37.35+38.6可能複製嗎?
慢買不賣未來按年1買:亞泥+統一+正新+中信金=?我們投資是憑著信心,不是憑著眼見,值得思考。投資是憑著(信心)長期股票報酬高於定存高於通膨(信心),而不是眼見股價而有貪婪、恐懼浮躁易變的情緒,價差不如公司長期壽命?再一次思考《獲利=價格*數量*時間》了。
收盤 |
亞泥 |
統一 |
正新 |
中信金 |
2007年 |
47.4 |
43.9 |
53 |
23.05 |
2008年 |
28.45 |
28.9 |
28.2 |
13.9 |
2009年 |
34.6 |
39.45 |
73.5 |
19.95 |
2010年 |
32.25 |
43.25 |
65 |
21.4 |
2011年 |
34 |
44.25 |
65.5 |
18.9 |
2012年 |
37.35 |
53.3 |
75.4 |
17.15 |
2013年 |
38.6 |
53.7 |
78 |
20.35 |
累計 |
252.65 |
306.75 |
438.6 |
134.7 |
平均數 |
36.1 |
43.8 |
62.7 |
1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