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菲特投資學校,我們最重要的是學習思考,學習每一次投資行為前後,我們有多少正確的獨立、逆向與曲線思考
問題2:何時是投資的最好時機
回答:投資股票請勿以投資數學計算,最好的小額投資方法,也是最符合資金安全邊際的做法就是“貴於行”
送給大學畢業5年手上5年不用的資金20~40萬的及早投資參考
很多投資人研究多做的少,太浪費時間了
下表:
第1、2、3、4、5年分別投資40000,殖利率4.5%,及早長期投資好公司時間複利,
耐心買進5年的習慣,然後不再買進,25年後多少到期值
20萬每年4萬,分年買了不賣
到期值是551500嗎?
研究多,答案還是錯了
40000 |
3.0054345 |
120217.38 |
40000 |
2.8760138 |
115040.55 |
40000 |
2.7521663 |
110086.65 |
40000 |
2.633652 |
105346.08 |
40000 |
2.5202412 |
100809.65 |
|
|
551500.31 |
20萬每年4萬,分年買了不賣
第1、2、3、4、5年分別投資40000,不看價差、不看股利,及早長期投資好公司,時間複利,到期值不會是551500?一定是551500*2=約110萬,也可能是220萬甚至更大?為什麼?根據40萬25年慢買慢賣、最好不賣市場實証:目前約1600萬的獨立、逆向與曲線大方向大思考而來
(詳解:發表於9/5、9/29、10/6演講)
先知、信徒、門徒、使徒的共同投資信仰
~及早長期投資好公司,時間複利
~慢買慢賣、最好不賣,慢賣慢買、最好不買
~不看價差、不看股利,只看長期公司壽命
會有很多不尋常的經驗,經驗是最好的導師
轉貼/改寫有一天,一位女士在一個投資會議裏問,何時是投資的最好時機。鄧普頓資產管理公司始創人約翰.鄧普頓(Sir John Templeton)回答,「最好的投資時機是你有錢的時候」。故事說明,若是長線投資,甚麼時候也是投資的機會,因為無人知道甚麼時候資產價格會見頂或底。
思考:最好的投資時機是你有錢的時候及早長期投資好公司,時間複利。
牛市歷時較熊市長
根據鄧普頓資產管理執行主席麥博士(Mark Mobius)所言,新興市場股市裏,牛市升幅往往較熊市跌幅大,而牛市歷時較熊市長。筆者讀大學時,一位教授在課堂上,教了我一個投資方法—平均成本法(Dollar Averaging),即定時(如每個月或每一季度),投資相同注碼於某一投資產品。在熊市的時候定時定額買貨,一定要克服心理上的陰影,心裏想的是10年、20年之後的回報。
思考:巴菲特最好不賣的好行業好公司有那些?可口可樂與富國銀行,會讓我們想到1216與2891。
根據股神巴菲特老師的著作《The Intelligent Investor》所指,長遠而言,投資於股票較債券回報較多。配合麥博士的說法,定時投資相同注碼於股票市場,長遠將獲取利潤。由於投資個股不能達致分散風險的效果,投資於某股票市場指數(如恒生指數)風險較為分散,可考慮費用相對主動基金便宜的ETF產品。
思考:對於40萬以下5年不用資金,及早長期投資好公司(2891、1216),時間複利,我們不贊成投機台灣50基金。
分散投資不同股市
麥博士指,在1988至2012年間,72個股票市場中,沒有一個市場連續兩年表現最好,土耳其曾經有4年成為最佳表現者,俄羅斯及阿根廷各兩年,另外17個國家只有1年,可見如果要獲取理想的回報,有必要分散投資於不同的國家。學術界有一個叫Home Bias的矛盾,指投資者過分投資於本土資產,雖然此舉顯然令風險較為集中。很多時候基金有投資於某一地區的使命。但作為個人投資者,我們卻沒有這個煩惱!
思考:我們做對好行業、好集團、好公司的新兩岸三地,新東方投資,雖然我們沒有能力明白金融業、但是對好行業、好集團、好公司我們努力在2891與港股3988建立決心、耐心與信心投資